为贯彻落实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和运营中国数据基础设施,促进信息共享”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国家数据局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的相关规划和发展目标,近日,国家数据局数字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国家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发布了六份中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技术文件,充分发挥标准主导作用,旨在巩固数据基础设施发展基础,为中国数据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安全管理提供系统的技术指导。 一、技术文件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1)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的背景条件 我国数据基础设施是为全国提供数据收集、收集、传输、加工、流通、应用、运营和安全保障的新型基础设施。目前,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但面临着数据流通应用基础设施结构不统一、不同地区、行业、企业数据基础设施结构模式差异较大,导致数据互联在一定程度上受阻,数据难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流通应用。本次发布的六项中国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文件旨在深化《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的布局,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实现数据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和标准化,加快我国数据基础设施的系统化、集约化和一体化建设。 (2)促进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的关键任务 技术文件对应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六个核心方向,基于数据基础设施参考架构、数据共享、用户身份管理、识别管理、访问连接器和数据目录描述,提出标准化要求,旨在指导中国数据基础设施水平连接、垂直连接、协调的基本模式。这六份技术文件涵盖了中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参考架构是用户侧和功能侧的基本框架,识别管理、数据共享和访问连接器是数据流通的核心要素。用户身份管理和目录描述规范保证了数据安全管理、编目和传输,全面提高了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效率。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全面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标准保障。 二、技术文件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1)加强对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的标准化支持 通过架构层、目录层和交互层的协同设计,技术文件构成了数据基础设施的技术基础,为数据跨域流通、安全可控应用和工业化发展奠定了标准化的基础。具体来说,从数据基础设施系统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技术文件构建了包括技术架构、交互机制、管理规范和安全保障在内的综合标准化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据基础设施参考架构的系统定义。通过统一参考架构模式,实现硬件层支撑、计算网络层调度、流通应用层协同应用、智能设施层接入协同等多维结合,明确各级功能界限和交互规则,为数据基础设施集约化管理部署和跨域应用提供标准化起点。另一方面,系统支持技术路线的实施。根据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南,通过技术文件巩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数字网络、数据元件、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路线,六条技术路线需要统一标准化规划,确保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二)引导全球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应用 通过建立“三统一”技术标准体系,即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系统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统一目录标识。数据基础设施识别系统标准化建设包括全球功能节点、区域功能节点、行业功能节点、业务节点、接入连接器识别框架,通过制定数据标志编码规则,适应各种标志编码,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层次数据对象准确定位和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性,解决数据碎片化问题。同时,根据统一目录标准,建立覆盖全球数据基础设施的分布式目录系统,形成全球数据统一管理,支持数据供需的准确匹配和分类。另一方面是统一的身份登记和接口要求。基于数据基础设施身份、接口标准化要求,构建跨域互联和可信认证系统,构建基于区域功能节点、行业功能节点、业务节点、接入连接器分布式数字身份系统,统一用户身份登记流程和验证标准,实现跨域身份互认,确保数据流参与者可靠可控。 三、充分发挥技术文件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用的最大效果 (1)做好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文件的实施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数据基础设施相关技术文件在试点实施中的标准化作用,需要做好试点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实施和推广。通过组织研讨会、培训会议、现场观察等,加强技术文件的培训和宣传,确保各地区、行业和公司充分了解技术文件的要求和应用领域。另一方面,加快实施。在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行业或公司数据基础设施作为试点验证目标,尽可能深入不同技术体系支持的各级数据基础设施,及时总结和完善试点验证结果和经验。 (2)继续推进数据基础设施重点标准研制 数据基础设施标准是国家数据标准化委员会2024-2025年国家数据标准化工作要点的核心任务。一方面,促进技术文件向国家标准的转变。在实施技术文件的基础上,加快技术文件向国家标准方向的优化迭代,逐步完善,进一步巩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创新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路径。鼓励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系统化建设,吸收数据领域资深专家和各方力量,进一步扩大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覆盖范围,研究数据基础设施系列标准,逐步探索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实现数据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三)加强数据基础设施核心保障体系建设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广,涉及相关方多,人才培养和检测能力建设是必要的基础。一方面加强数据基础设施相关人才培养。为数据基础设施相关方打造标准配套的数据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内容,形成一批既懂技术又懂标准的专业人才,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建立基础设施标准合规性验证能力。围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数据资源,建立以数据字典为核心的标准合规性验证检测工具,确保数据数据建设遵循国家标准,提高数据要素质量和流通效率,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admin) |